更新時間:2023-05-04
『 寶坻區五一勞動獎章 』
圖為大會現場。圖片來源寶坻融媒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充分發揮廣大勞模先進的示范引領作用,鼓舞激勵億萬職工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頑強拼搏,4月27日下午,區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召開,授予上工富怡馬洪伍同志“2023年度寶坻區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 勞模事跡 』
馬洪伍,男,漢族,1984年4月15日出生,中共黨員,2013年6月加入上工富怡,現任公司機械加工工藝組組長。2021年被評為公司年度優秀員工;2022年獲得公司工匠稱號;2023年被授予“寶坻區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1、改善機械加工工藝,提高生產效率
作為公司機械加工工藝組組長,馬洪伍同志主要任務是解決各種特殊零件加工工藝問題及處理工藝問題,并組織編制關鍵零件工藝文件。他在總結自己多年從事機加工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加工材料特性及相關零件的設計要求,在保證零件加工合格率的前提下,完善機加工的技術方案。在他的領導下,工藝組解決了很多零部件加工難度大、合格率低、成本過高的問題,極大的提高了公司機加工的工作效率。
2、解決關鍵技術難題,保障生產供應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醫用防護口罩成為時下最緊缺的物資之一。為使口罩能正常供應,保障全民身體健康,公司迅速全面轉產口罩機。
公司最先研發生產的是平面口罩機。然而,平面口罩機的研制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樣機組裝成功后試產口罩時卻發現設備無法連續、穩定運行。經技術人員分析,是外購零件的問題,因時間緊、任務重,等不及供應商上門處理,這種情況下,公司只能選擇自制零件。為解決問題,馬洪伍同志親臨裝配現場,與技術人員、裝配人員溝通設備調試、試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仔細觀察制約調試進度的關鍵零件,根據經驗,組織人員手工制作新樣件,重新組裝后,看進一步調試、試產效果……經過反復多次重復,最終確定相關零件的最佳規格,并據此制作正規零件,將其全部安裝、調試后,設備果然能夠連續、穩定、高效運行。
平面口罩機研制成功的同時,折疊口罩機的研制也順利完成。但在生產過程中,折疊口罩機由于設備機架過長,導致很多尺寸加工上準確性難以保證,且人工對位效率極低,針對此問題,馬洪伍同志提出制作機架加工工裝卡具的技術方案。經驗證這種方案不但省時省力,而且極大提高了加工的準確性,相關設備機架得以在訂單周期內順利完工。
口罩機生產過程中,刀輥及花輥是最為關鍵的零部件之一。而在當時,兩類輥子供不應求,即便不考慮其虛高的價格以及一言難盡產品質量,公司也無法及時從市場上采購到充足的貨源。這成了制約口罩機生產的最大問題。為了解決此問題,公司決定自產刀棍、花輥。由于公司從來沒有生產過兩類輥子的經驗,不了解加工要領及工藝,為解決相關問題,馬洪伍同志曾4次到熱處理廠協商刀輥淬火工藝,宿夜難寐地研究工藝技術。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公司于2020年4月28日手工制作出第一根可切斷刀輥,2020年5月20日第一批自制刀輥裝機運轉成功,僅用23天就實現了刀棍的自產自制、自給自足。后在馬洪伍同志的組織下,公司又解決了花輥的技術難題。與此同時,馬洪伍同志還編制了兩類輥子的加工工藝文件,現場培訓了一批加工人員,提高了部門的整體生產效率,解決了罩機生產最卡脖子的問題,保證了相關設備的順利交付。可以說,馬洪伍同志在2020年公司口罩機項目中作出了極為突出的貢獻,為公司創造了極為可觀的經濟效益。
3、爭做公司數字化轉型的排頭兵
在部門導入ERD管理系統中,馬洪伍同志迅速帶領團隊開展實施;運維過程中反饋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建設性的提出了原材料運算解決方案,為部門體系運行掃清了障礙。
馬洪伍同志堅信,很多問題只要肯鉆研,一定能夠找到解決的辦法。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將不辜負領導的期望,更加盡心盡職,以更加務實認真的態度,更加勤奮好學的精神,更加堅定昂揚的信心,不斷學習進步,提升個人技能,為富怡產品走向世界,走向輝煌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未來,上工富怡將繼續在柔性材料應用場景里,致力于兩大加工工藝--“裁剪+縫制”的柔性制造,向全球客戶提供軟件、電腦、電控、裝置、部件、整機、定制、生產成套設備、管理信息系統的完整解決方案, 做別人做不了的,做別人不愿意做的,為“服裝、家居、汽車、醫防、工業工程”五大行業里的制造企業實現設計電腦化、機器自動化、管理信息化、 資源網聯化、 業務數驅化、生產智能化而持續開拓創新,為用戶企業改造并提升其研發、制造、核心競爭能力,成為一個全面高端的、國際領先的“裁剪+縫制”的工業六化設備供應商。富怡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發展,已經全面完成了自身數字化轉型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接下來將為全國服裝行業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的產品和服務,為推動我國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