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8-23
目前縫紉機的發展歷程經歷了四代。
第一代縫紉機的出現,是以手搖或腳踏為驅動力的臂式人力縫紉機為代表的,是人工動力。第二代縫紉機是電機動力,普通平縫機、電腦平縫機、電腦長臂機等都屬于第二代縫紉機,主要有皮帶傳動和直接驅動兩種。第三代縫紉機的發明,是以縫框自動驅動為主的臂式電腦縫紉機,是電腦電控縫盤,例如電腦花樣機、簡易數控改裝的長臂機等。
總之,前三代縫紉機的一個總體特點是:臂式結構為主。這種結構極大地限制了縫紉機的縫盤面積和擴展功能。
富怡研發出了第四代縫紉機——全自動模板縫紉機,這款獨創的第四代縫紉機采用了橋式結構,全電腦控制,其最大的特點是:多頭、高速、精準、智能變速、縫跡自由、縫切一體化、光機電一體化、可擴展性強,其產品有全自動電腦模板縫紉機、CNC數控縫紉機等。富怡發明的第四代縫紉機是開天辟地的,具有劃時代意義!2013年8月7日,富怡研發的第四代縫紉機獲得了國際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據富怡公司預計,第四代縫紉機將經歷三個大的發展階段:1、機頭不轉的、縫盤平面的;2、機頭旋轉的、縫盤平面的;3、縫盤立體的,從而達到完全的仿生控制,縫制機器人。